产品中心
Product Center
推荐产品
Contact Us
最新资讯
Contact U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
地址:河北省泊头市四营工业园
销售热线:13231718016
电话:0317-8192716
传真:0317-8192716
网址:http://www.smccq.com/
邮箱:2388941785@qq.com
炼钢车间二次除尘设计要点
添加时间:2025-09-12 | 文章录入:秩名 | 文章来源:原创
炼钢车间二次除尘系统是保障车间内空气质量、保护工人健康、满足环保排放要求的关键设施。其设计要点复杂且需紧密结合具体工艺和厂房布局。以下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点:
一、 深入理解尘源特性与分布(设计基础)
1. 识别主要尘源点: 这是设计的起点。炼钢车间典型的二次尘源点包括: 电炉/转炉: 加料(废钢、合金)、出钢(钢水流入钢包)、炉门操作区(测温取样、吹氧等)。 精炼炉:加料(合金、渣料)、吹氩/吹氧操作、测温取样、扒渣。 钢包:钢包烘烤、钢包热修(拆砌包衬)、钢包倾翻倒渣。 连铸:大包回转台(钢包开浇、浇注结束)、中间包操作(开浇、更换、烘烤、测温取样、加覆盖剂)、切割机(切割铸坯产生氧化铁粉尘)。 铁水预处理: 倒罐站(铁水罐倾翻)、喷吹/搅拌站(脱硫、脱磷、脱硅)。 物料转运点: 皮带机转运点、料仓上料口/卸料口。 渣处理:炉渣倾翻、粒化、破碎、输送。2. 分析粉尘特性: 粒径分布:二次粉尘通常包含呼吸性粉尘(<10μm),危害健康。不同尘源点粒径不同(如切割粉尘较粗,精炼加料粉尘较细)。 密度与安息角: 影响粉尘在管道和除尘器中的沉降、输送及灰斗设计。 化学成分:主要是氧化铁(Fe2O3/Fe3O4),可能含CaO、MgO、SiO2、MnO、ZnO(尤其废钢带入)、少量重金属等。成分影响粉尘粘性、吸湿性、可燃性和后续处理方式。 温度:尘源点附近空气温度较高(尤其靠近高温钢水/熔渣区域),需考虑对滤料、管道材质的影响。 湿度: 车间环境湿度、蒸汽(如切割蒸汽、渣处理蒸汽)可能影响粉尘粘性。二、 合理设计尘源捕集系统(关键的第一步)
1. 捕集方式选择: 局部排风罩:最有效、最节能的方式,应优先采用。针对特定尘源点设计。 密闭罩/半密闭罩: 适用于产尘量大且相对集中的点(如炉后加料区、铁水倒罐位、钢包热修位、连铸大包浇注位)。需设置必要的操作门、观察窗。 外部吸气罩:如侧吸罩、伞形罩、条缝罩。适用于无法完全密闭的操作点(如精炼炉操作口、钢包烘烤位上方、连铸中间包操作位)。 吹吸式通风罩 特别适用于大面积、低风速要求的开放区域(如大包回转台、连铸平台),或需要抵抗横向气流干扰的情况。利用吹风口形成“气幕”引导含尘气流流向吸风口。2. 罩型设计与参数: 形状与尺寸: 紧密围绕尘源,考虑操作空间和安全距离。形状应利于气流组织(如伞形罩的扩张角)。 控制风速 在尘源点与罩口之间关键位置(如污染源最远散逸点)达到足够的捕获风速(通常0.5 - 1.5 m/s,具体根据粉尘粒径、密度和干扰气流速度确定)。 吸风量计算:根据罩型、控制风速、污染源特性精确计算每个罩的必需风量。避免“越大越好”的误区,否则系统能耗剧增。 设置位置 尽量靠近尘源,并考虑粉尘的初始运动方向(如上升热气流)。
三、 科学设计管网系统(高效输送)
1. 系统划分: 根据尘源点位置、性质、运行制度(是否同时工作)划分子系统(如电炉子系统、精炼子系统、连铸子系统)。同一子系统尘源点应尽量同时工作。2. 管道布置: 最短路径、减少弯头:降低阻力,节省能耗。 合理坡度: 水平管道设坡度(>1%),倾向除尘器或清扫口,防止积灰。垂直管道优先。 管道材质:通常选用碳钢(Q235)。高温区域(如靠近炉体)需采用耐热钢或内衬耐火材料。考虑耐磨性(高浓度、粗颗粒区域)。 管道风速: 保证粉尘不沉降的最小风速(通常18-23 m/s)。根据粉尘特性调整(重、粗、粘性粉尘需更高风速)。避免过高风速增加磨损和能耗。3. 阻力平衡: 最不利环路:*识别阻力最大的支路。 调节装置: 在支管上设置手动/自动调节阀、蝶阀、插板阀,确保各支路风量分配合理,达到设计风量。这是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。 精确计算: 详细计算各管段阻力(摩擦阻力+局部阻力),进行管网平衡计算。
四、 选择与设计除尘器核心(净化心脏)
1. 除尘器类型: 袋式除尘器:炼钢二次除尘的绝对主流选择。效率高(>99.9%),能处理微细粉尘。 滤料选择:是核心!需综合考虑: 耐温性:入口温度通常<120°C(通过混风阀控制),常用PPS(Ryton)、PTFE覆膜滤料、P84(耐温更高)、玻纤(耐高温但脆性大)。入口设温度监控和超温保护(混风、旁通、报警)。 耐化学腐蚀性:*抵抗SOx、NOx、水汽、微量酸碱等。PPS、PTFE较好。 耐磨性:粉尘有一定磨蚀性。 疏水性/抗结露:车间湿度变化或停机时需考虑。PTFE覆膜效果佳。 清灰性能: 影响长期运行阻力。 清灰方式:脉冲喷吹最常用。设计合理的喷吹压力、周期、时序。 结构设计:分室结构(便于在线检修)、合理的过滤风速(通常0.8-1.2 m/min,根据粉尘性质、滤料确定)、足够的灰斗容积和角度(>60°)、可靠的卸灰装置。 防爆设计:极其重要!炼钢粉尘(尤其含锌、镁、铝等)具有爆炸风险。必须考虑: 泄爆片/泄爆门(符合NFPA 68/ATEX标准)。 隔爆阀(管道上)。 灭火系统(CO2或N2)。 消除点火源(防静电滤料、接地、防爆电器)。 粉尘浓度监测(入口)。 惰性气体保护(可选,高风险场合)。 电除尘器:在炼钢一次除尘(高温煤气净化)中应用多,但在温度较低、粉尘比电阻可能不理想的二次除尘中应用较少。维护要求高。 湿式除尘器:可能产生废水、污泥处理问题,在北方有冻结风险,炼钢二次除尘中较少采用,除非有特殊需求(如同时需要降温、吸收气体污染物)。2.关键参数确定: 处理风量: 系统总风量 = 各尘源点设计风量之和 × 同时使用系数 + 漏风量(通常10-15%)。风量是系统设计的灵魂。 入口浓度: 估算各尘源点散发量,计算加权平均入口浓度,用于除尘器选型和排放计算。 排放浓度:必须满足国家及地方最新排放标准(通常<10 mg/m³,甚至<5 mg/m³)。据此选择除尘效率和滤料等级。
五、 风机与电机选型(系统动力)
1. 风机选型: 风量:系统总风量(考虑漏风)。 风压:系统总阻力(管网阻力 + 除尘器本体阻力 + 消声器阻力 + 烟囱阻力 + 安全余量(10-15%))。除尘器阻力按初始阻力和终阻力(清灰周期内最大值)分别计算,按终阻力选型。 类型:通常选用高压离心风机。考虑耐磨性(叶片、机壳处理)。 调节方式:变频调速是首选,节能效果显著,适应工况变化(如不同炉次、不同尘源点开关)。液力耦合器、入口导叶调节也可考虑。2. 电机选型: 功率满足风机要求(考虑安全系数)。 防护等级(IP54或更高)。 绝缘等级(F级或H级)。 防爆要求: 如果除尘器或管道系统被划分为爆炸危险区域,电机需选用防爆型(Ex d IIC T4或更高)。
六、 排气筒(烟囱)与排放监测
1. 高度与直径:满足环保排放标准对最低高度的要求,并考虑周围环境敏感点。直径根据出口风速(>15 m/s)确定,保证抬升扩散。2. 采样平台与孔:设置规范、安全的采样平台和符合标准的固定污染源采样孔。3. 在线监测: 通常要求安装颗粒物浓度(CEMS)和流量在线监测设备,联网上传数据。
七、 输灰与储灰系统
1. 卸灰装置: 灰斗下设置可靠的卸灰阀(如星型卸灰阀、双层翻板阀),防止漏风。2. 输灰方式: 气力输送:(正压或负压)适用于长距离、布置灵活。需设计合理风速、浓度比。 机械输送: (螺旋输送机、埋刮板机)适用于短距离、集中灰斗。注意密封和耐磨。3. 储灰仓: 足够容积,带料位计、除尘器(仓顶袋式除尘器)、卸料装置(汽车散装机或吨袋包装机)。考虑粉尘压实性。
八、 控制系统与安全联锁
1. 自动化控制: * PLC或DCS系统集中控制。 * 风机、除尘器清灰、输灰系统按程序运行。 * 关键参数监控(温度、压差、料位、阀门状态、设备运行/故障)。2. **安全联锁:** * 除尘器入口超温 → 启动混风阀/打开冷风阀 → 触发超温报警 → 极端超温启动旁通阀(保护滤袋)。 * 压缩空气压力低 → 报警。 * 卸灰阀与输灰设备联锁(防堵料)。 * **防爆联锁:** 爆炸风险监测(火花探测、温度骤升、压力骤升) → 启动隔爆阀、泄爆装置、灭火系统、停机等。 * 风机轴承温度、振动超限 → 报警/停机。 * 消防系统联动。
九、 其他重要考虑因素
1. 噪声控制:风机房隔音、消声器(进、出口)、设备减振。2. 节能设计:变频风机、分室离线清灰、根据压差/时间优化清灰程序、优化管网降低阻力、保温(防结露)。3. 维护检修:足够检修空间(除尘器顶部、灰斗旁)、吊装设施(滤袋更换)、平台爬梯符合安全规范。4. 与工艺和土建的配合: 与工艺设备布置、厂房结构(柱网、行车轨高)、公用介质的协调。
炼钢车间二次除尘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,核心在于精准识别尘源、有效捕集粉尘、合理匹配风量风压、高效净化达标、安全可靠运行。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现场调研,充分理解工艺特点和操作习惯,与工艺、设备、土建等专业紧密配合,严格遵守安全(尤其是防爆)和环保规范,并充分考虑运行维护的便利性和经济性(节能)。一个优秀的二次除尘系统设计是保障炼钢车间绿色、安全、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石。

一、 深入理解尘源特性与分布(设计基础)
1. 识别主要尘源点: 这是设计的起点。炼钢车间典型的二次尘源点包括: 电炉/转炉: 加料(废钢、合金)、出钢(钢水流入钢包)、炉门操作区(测温取样、吹氧等)。 精炼炉:加料(合金、渣料)、吹氩/吹氧操作、测温取样、扒渣。 钢包:钢包烘烤、钢包热修(拆砌包衬)、钢包倾翻倒渣。 连铸:大包回转台(钢包开浇、浇注结束)、中间包操作(开浇、更换、烘烤、测温取样、加覆盖剂)、切割机(切割铸坯产生氧化铁粉尘)。 铁水预处理: 倒罐站(铁水罐倾翻)、喷吹/搅拌站(脱硫、脱磷、脱硅)。 物料转运点: 皮带机转运点、料仓上料口/卸料口。 渣处理:炉渣倾翻、粒化、破碎、输送。2. 分析粉尘特性: 粒径分布:二次粉尘通常包含呼吸性粉尘(<10μm),危害健康。不同尘源点粒径不同(如切割粉尘较粗,精炼加料粉尘较细)。 密度与安息角: 影响粉尘在管道和除尘器中的沉降、输送及灰斗设计。 化学成分:主要是氧化铁(Fe2O3/Fe3O4),可能含CaO、MgO、SiO2、MnO、ZnO(尤其废钢带入)、少量重金属等。成分影响粉尘粘性、吸湿性、可燃性和后续处理方式。 温度:尘源点附近空气温度较高(尤其靠近高温钢水/熔渣区域),需考虑对滤料、管道材质的影响。 湿度: 车间环境湿度、蒸汽(如切割蒸汽、渣处理蒸汽)可能影响粉尘粘性。二、 合理设计尘源捕集系统(关键的第一步)
1. 捕集方式选择: 局部排风罩:最有效、最节能的方式,应优先采用。针对特定尘源点设计。 密闭罩/半密闭罩: 适用于产尘量大且相对集中的点(如炉后加料区、铁水倒罐位、钢包热修位、连铸大包浇注位)。需设置必要的操作门、观察窗。 外部吸气罩:如侧吸罩、伞形罩、条缝罩。适用于无法完全密闭的操作点(如精炼炉操作口、钢包烘烤位上方、连铸中间包操作位)。 吹吸式通风罩 特别适用于大面积、低风速要求的开放区域(如大包回转台、连铸平台),或需要抵抗横向气流干扰的情况。利用吹风口形成“气幕”引导含尘气流流向吸风口。2. 罩型设计与参数: 形状与尺寸: 紧密围绕尘源,考虑操作空间和安全距离。形状应利于气流组织(如伞形罩的扩张角)。 控制风速 在尘源点与罩口之间关键位置(如污染源最远散逸点)达到足够的捕获风速(通常0.5 - 1.5 m/s,具体根据粉尘粒径、密度和干扰气流速度确定)。 吸风量计算:根据罩型、控制风速、污染源特性精确计算每个罩的必需风量。避免“越大越好”的误区,否则系统能耗剧增。 设置位置 尽量靠近尘源,并考虑粉尘的初始运动方向(如上升热气流)。
三、 科学设计管网系统(高效输送)
1. 系统划分: 根据尘源点位置、性质、运行制度(是否同时工作)划分子系统(如电炉子系统、精炼子系统、连铸子系统)。同一子系统尘源点应尽量同时工作。2. 管道布置: 最短路径、减少弯头:降低阻力,节省能耗。 合理坡度: 水平管道设坡度(>1%),倾向除尘器或清扫口,防止积灰。垂直管道优先。 管道材质:通常选用碳钢(Q235)。高温区域(如靠近炉体)需采用耐热钢或内衬耐火材料。考虑耐磨性(高浓度、粗颗粒区域)。 管道风速: 保证粉尘不沉降的最小风速(通常18-23 m/s)。根据粉尘特性调整(重、粗、粘性粉尘需更高风速)。避免过高风速增加磨损和能耗。3. 阻力平衡: 最不利环路:*识别阻力最大的支路。 调节装置: 在支管上设置手动/自动调节阀、蝶阀、插板阀,确保各支路风量分配合理,达到设计风量。这是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。 精确计算: 详细计算各管段阻力(摩擦阻力+局部阻力),进行管网平衡计算。
四、 选择与设计除尘器核心(净化心脏)
1. 除尘器类型: 袋式除尘器:炼钢二次除尘的绝对主流选择。效率高(>99.9%),能处理微细粉尘。 滤料选择:是核心!需综合考虑: 耐温性:入口温度通常<120°C(通过混风阀控制),常用PPS(Ryton)、PTFE覆膜滤料、P84(耐温更高)、玻纤(耐高温但脆性大)。入口设温度监控和超温保护(混风、旁通、报警)。 耐化学腐蚀性:*抵抗SOx、NOx、水汽、微量酸碱等。PPS、PTFE较好。 耐磨性:粉尘有一定磨蚀性。 疏水性/抗结露:车间湿度变化或停机时需考虑。PTFE覆膜效果佳。 清灰性能: 影响长期运行阻力。 清灰方式:脉冲喷吹最常用。设计合理的喷吹压力、周期、时序。 结构设计:分室结构(便于在线检修)、合理的过滤风速(通常0.8-1.2 m/min,根据粉尘性质、滤料确定)、足够的灰斗容积和角度(>60°)、可靠的卸灰装置。 防爆设计:极其重要!炼钢粉尘(尤其含锌、镁、铝等)具有爆炸风险。必须考虑: 泄爆片/泄爆门(符合NFPA 68/ATEX标准)。 隔爆阀(管道上)。 灭火系统(CO2或N2)。 消除点火源(防静电滤料、接地、防爆电器)。 粉尘浓度监测(入口)。 惰性气体保护(可选,高风险场合)。 电除尘器:在炼钢一次除尘(高温煤气净化)中应用多,但在温度较低、粉尘比电阻可能不理想的二次除尘中应用较少。维护要求高。 湿式除尘器:可能产生废水、污泥处理问题,在北方有冻结风险,炼钢二次除尘中较少采用,除非有特殊需求(如同时需要降温、吸收气体污染物)。2.关键参数确定: 处理风量: 系统总风量 = 各尘源点设计风量之和 × 同时使用系数 + 漏风量(通常10-15%)。风量是系统设计的灵魂。 入口浓度: 估算各尘源点散发量,计算加权平均入口浓度,用于除尘器选型和排放计算。 排放浓度:必须满足国家及地方最新排放标准(通常<10 mg/m³,甚至<5 mg/m³)。据此选择除尘效率和滤料等级。
五、 风机与电机选型(系统动力)
1. 风机选型: 风量:系统总风量(考虑漏风)。 风压:系统总阻力(管网阻力 + 除尘器本体阻力 + 消声器阻力 + 烟囱阻力 + 安全余量(10-15%))。除尘器阻力按初始阻力和终阻力(清灰周期内最大值)分别计算,按终阻力选型。 类型:通常选用高压离心风机。考虑耐磨性(叶片、机壳处理)。 调节方式:变频调速是首选,节能效果显著,适应工况变化(如不同炉次、不同尘源点开关)。液力耦合器、入口导叶调节也可考虑。2. 电机选型: 功率满足风机要求(考虑安全系数)。 防护等级(IP54或更高)。 绝缘等级(F级或H级)。 防爆要求: 如果除尘器或管道系统被划分为爆炸危险区域,电机需选用防爆型(Ex d IIC T4或更高)。
六、 排气筒(烟囱)与排放监测
1. 高度与直径:满足环保排放标准对最低高度的要求,并考虑周围环境敏感点。直径根据出口风速(>15 m/s)确定,保证抬升扩散。2. 采样平台与孔:设置规范、安全的采样平台和符合标准的固定污染源采样孔。3. 在线监测: 通常要求安装颗粒物浓度(CEMS)和流量在线监测设备,联网上传数据。
七、 输灰与储灰系统
1. 卸灰装置: 灰斗下设置可靠的卸灰阀(如星型卸灰阀、双层翻板阀),防止漏风。2. 输灰方式: 气力输送:(正压或负压)适用于长距离、布置灵活。需设计合理风速、浓度比。 机械输送: (螺旋输送机、埋刮板机)适用于短距离、集中灰斗。注意密封和耐磨。3. 储灰仓: 足够容积,带料位计、除尘器(仓顶袋式除尘器)、卸料装置(汽车散装机或吨袋包装机)。考虑粉尘压实性。
八、 控制系统与安全联锁
1. 自动化控制: * PLC或DCS系统集中控制。 * 风机、除尘器清灰、输灰系统按程序运行。 * 关键参数监控(温度、压差、料位、阀门状态、设备运行/故障)。2. **安全联锁:** * 除尘器入口超温 → 启动混风阀/打开冷风阀 → 触发超温报警 → 极端超温启动旁通阀(保护滤袋)。 * 压缩空气压力低 → 报警。 * 卸灰阀与输灰设备联锁(防堵料)。 * **防爆联锁:** 爆炸风险监测(火花探测、温度骤升、压力骤升) → 启动隔爆阀、泄爆装置、灭火系统、停机等。 * 风机轴承温度、振动超限 → 报警/停机。 * 消防系统联动。
九、 其他重要考虑因素
1. 噪声控制:风机房隔音、消声器(进、出口)、设备减振。2. 节能设计:变频风机、分室离线清灰、根据压差/时间优化清灰程序、优化管网降低阻力、保温(防结露)。3. 维护检修:足够检修空间(除尘器顶部、灰斗旁)、吊装设施(滤袋更换)、平台爬梯符合安全规范。4. 与工艺和土建的配合: 与工艺设备布置、厂房结构(柱网、行车轨高)、公用介质的协调。
炼钢车间二次除尘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,核心在于精准识别尘源、有效捕集粉尘、合理匹配风量风压、高效净化达标、安全可靠运行。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现场调研,充分理解工艺特点和操作习惯,与工艺、设备、土建等专业紧密配合,严格遵守安全(尤其是防爆)和环保规范,并充分考虑运行维护的便利性和经济性(节能)。一个优秀的二次除尘系统设计是保障炼钢车间绿色、安全、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石。

【下一篇:没有了 】
【 上一篇:钢铁冶炼脉冲袋式除尘器核心技术原理 】
- 2023-04-09布袋除尘器漏风检测方法
- 2021-03-18除尘器布袋覆膜后的优势
- 2024-01-30新装除尘器无法正常启动的原因分析
- 2023-11-04布袋除尘器入口温度过低和过高的后果是什么?
- 2020-09-29 布袋除尘器滤袋预涂层操作方法说明
- 2020-03-20废气处理设备有哪些级别呢
- 2021-05-22多管陶瓷除尘器工作原理
- 2019-06-27布袋除尘器操作保养注意事项
- 2021-11-06脉冲控制仪硬件知识
- 2020-11-14锅炉除尘器采用技术
- 2020-05-19滤筒除尘器的启动条件
- 2022-03-06残奥冬季两项决出6金 中国队摘金创历史
- 2025-06-04含水量粉尘布袋除尘器应如何应对
- 2020-08-28喷漆房废气处理设备风量计算
- 2022-08-14除尘器过滤面积计算公式
- 2019-07-28锅炉工况除尘脱硫烟道的设计
- 2018-11-27布袋除尘器中气源三联体的妙用
- 2023-01-14采石场破碎机除尘器在选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
- 2023-12-11四明环保介绍滤筒除尘器的清洗保养标准
- 2022-06-24螺旋输送机选型六要素